《逻辑的引擎》

前些天列了一个表,列出了二十世纪计算机各个领域的主要基础性paper,其中有很多开创性的paper,譬如Lambda算子、SVM等。谨记阿贝尔的忠告,“向大师学习,而不是他的学生们”。开始之前,为了对那个时代的大师以及他们所作的工作有个大致的了解,买了这本书。周末本想做些没做完的工作,结果打开书看了几页一发不可收拾,从中午一直看到深夜。

该书从莱布尼茨讲起,讲到布尔和布尔代数,到弗雷格的大厦以及这座大厦不稳固的基础,然后到康托尔的乐园和失乐园,再到希尔伯特及他的数学预言,最后到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和图灵机,酣畅淋漓,一气呵成,翻译也很不错。书中有很多重量级大师客串,比如亚里士多德和罗素,爱因斯坦和冯诺依曼,当然,冯诺依曼也可算是一个主角。

二十世纪初的这几个年代,是逻辑学空前辉煌的年代,思之令人神往不已。这个时代的数学家对数学本质的探究,对人心灵的数学和哲学层面的探究,都是其他年代无法比拟的。读完高德尔一章之后,深深感到,与这些大师相比,我们的人生毫无价值,从无知到有知耗费了太多光阴,又与自身的特异性做了太多错误的无畏抗争。二十几年里所做的,无非是无知的行为和对身体里异常基因的纠正。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。磨掉了自身特异的部分,也就磨掉了成为传奇的一切可能,此时再迷茫再斥诸哲学,应该是得不到任何结果的。说起哲学,记得某位哲学家说过,“生命的意义只能在生命之外找到”,这些年我一直认为这只是一句故弄玄虚的断言,如今才明白,这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一个简单推论。数学证明了哲学。

书中讲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,比如布尔的小女儿是《牛虻》的作者,哥德尔和爱因斯坦相熟识。

晚上看到某位112岁同学的博客,内心激起莫名感受,下班回来的路上,心里突然平静了好多。世界上究竟还是有些相似的人吧,他们讲着自己的故事,表达着自己的看法,念叨着自己的孤独,偶然间某些话与你的经历和感受重叠,或是你看懂了什么,于是不由的一阵感动。不过,这倒不是常有的事——虽相忘于江湖,却能相濡以沫。